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准备的监理控制(1)审核施工方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重点检查大体积混凝土在材料供应方案,混凝土浇捣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及混凝土养护等方面的施工组织及专项技术措施。
控制水化热;3)降低混凝土人仓温度;4)控制混凝土体的内外温差。
其次,监理人员可建议设计人员对分布筋进行适当的调整,使温度筋细密分布。一般为8钢筋的双向配置,间距约为150mm,从而确保各浇筑层都设有温度筋,以增强其抵抗温度应力的能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裂缝现象诱因较多,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征。
坍孔原因①泥浆相对密度不够及其它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坚实泥皮。②由于出渣后未及时补充泥浆(或水),或河水、潮水上涨,或孔内出现承压水,或钻孔通过砂砾等强透水层,孔内水流失等而造成孔内水头高度不够。
下完钢筋笼后,检查沉渣量,如沉渣量超过规范要求,则应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直至孔口返浆比重及沉渣厚度均符合规范要求。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40mm,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0m以上,以利用混凝土的巨大冲击力溅除孔底沉渣,达到清除孔底沉渣的目的。
钻孔灌注桩以其适应性强、成本适中、施工简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基础中,但由于灌注桩施工砼需在桩孔中泥浆液面下浇筑,其施工程序和质量控制同一般砼浇筑不同,影响砼施工质量因素较多,结合工作实际分析影响钻孔灌注桩的质量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
关于桥梁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中的问题及防治措施理工论文 摘要: 分析了桥梁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中造成质量事故的影响因素,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从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安装、灌注水下混凝土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提高桥梁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同时介绍了解决措施,以减少经济损失,加快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下面由我为大家分享桩基础施工常见问题及措施,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如何防治钻孔灌注桩发生偏斜? 质量问题及现象 1)成孔后不垂直,偏差值大于规定的L/100。 2)钢筋笼不能顺利入孔。 原因分析 1)钻机未处于水平位置,或施工场地未整平及压实,在钻进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
水下灌注桩桩身出现水纹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施工时计算导管埋深量时砼埋管深度不够。在水下灌注桩时,桩底有个沉浆厚度,清孔时不见得清的多干净。一般在设计上的值非常小,但在实际施工上常在50cm--70cm左右。如果是旋挖钻,情况较好,一般埋管深度最少在5米。但注意不要埋得太深。
1、建设工程归档文件目录清单详尽列举了在提交档案馆的资料内容,主要包括:各类审批文件,这是项目合规性和决策过程的重要记录。合同文件,包括建设单位与各参与方之间的协议,如施工合同、设计合同等。建设单位,即甲方的资料,这部分可能包含项目立项、投资***等文件。
2、施工日志及日常检查记录。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及整改记录。 工程竣工验收文件及报告。 其他相关文件资料,如施工许可证、规划许可证等。工程竣工资料目录是工程项目竣工后,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文件、资料和图纸的汇总和整理。
3、建筑工程材料手册图书目录包含了多个章节,详细列举了各种关键建筑材料及其标准。以下是部分章节的概要: 水泥与混凝土: 包括通用硅酸盐水泥(GB/T23451-2009)、彩色硅酸盐水泥等不同种类,以及预拌混凝土、轻骨料、防水混凝土等施工技术。
关于施组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规范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规范、施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丛台区油漆厂路185号
下一篇
沥青混凝土试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