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包括走线法和平衡梁法。走线法是通过两个人各持一根线水平移动形成平面,以此进行施工找平;平衡梁法则是摊铺机施工时需要一个准确基准面来控制平整度。通常底、中、面层***用走线法施工,而表面层则***用平衡梁法施工,因其精度更高。
半幅施工不能***用热接缝时,***用人工顺直刨缝或切缝。铺另半幅前必须将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10cm,摊铺后将混料人工清走。碾压时先在已压实路面行走,碾压新铺层10~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15cm,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
热拌彩色沥青混凝土 主要步骤:热拌彩色沥青混凝土是将彩色沥青与彩色石料(如人造彩色陶粒、天然的彩色石料、浅色石料等)在工厂拌合楼进行加热拌合,形成彩色沥青混合料。然后通过运输车辆将拌合好的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使用摊铺机进行摊铺,并使用压路机进行碾压成型。
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不同大小颗粒的集料、矿粉和沥青加热拌和后摊铺压实而成。分为碾压式、冷铺式和摊铺式。碾压式需要重型机械压实,适用于车行道;冷铺式适用于养护小修或远距离输送混合料;摊铺式混合料具有一定流动性,适合轻度捣实和墁平。
1、首先,根据路面的面积(平方)和宽度计算出路面的总面积。 然后,将路面的总面积乘以沥青混凝土的厚度,得到沥青混凝土的体积(立方米)。 接下来,将沥青混凝土的体积乘以沥青混合料的密度(一般为42-45吨/立方米),得到所需的沥青混合料的重量(吨)。
2、根据路面总面积和路面厚度计算所需的沥青混合料用量,公式为:沥青混合料用量=路面总面积×路面厚度×沥青混合料密度。计算骨料用量 骨料用量一般是按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例计算,需要根据不同的配合比例和骨料类型进行计算。
3、通过计算公式:水泥用量(kg/m2)=压实厚度(m)×最大干密度(kg/m2)×压实度(%)×水泥剂量(%)/(1+水泥剂量(%),我们得出了水泥的用量。同时,考虑到成本与耐用性,我们选择了粒径在1-3cm之间的石子,并按5%、6%、7%的比例加入,进行了多次击实试验,以确定最佳的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4、沥青混凝土(AC-13C)各材料用量可根据《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的规定进行确定:《公路工程预算定额》中给定:AC-13的密度为351g/cm3,油石比为22%。配100立方米沥青路面需要的的材料有:沥青12536t;砂472立方米;矿粉12404t;石屑2618立方米;粗集料722立方米。
AC - 13C是一种常见的沥青混凝土类型。它属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代表沥青混凝土,“13”表示该沥青混凝土中集料的最大粒径为13mm,“C”通常代表粗型级配。 级配特点:这种粗型级配的AC - 13C,粗集料含量相对较多,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能有效抵抗车辙病害,在夏季高温时路面不易出现变形。
AC13C:属于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骨料颗粒较大。AC13F:通常指的是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的一种,具有更细致的骨料级配。AC13:是一个更宽泛的分类,可能包含多种具体级配设计的沥青混凝土,但在常见语境下,往往被理解为一种标准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沥青标号AC13C代表一种特定的沥青混凝土规格。以下是关于AC13C的详细解释:AC的含义:AC代表连续级配,意味着沥青混合料中的颗粒大小是连续分布的,没有显著的粒径间断。
在沥青混凝料标号AC13C中,最后的“C”表示粗型沥青混合料。关于沥青混合料的分类,除了粗型和细型之外,目前国内关于粗细的分类只有这两者。以下是关于这两种类型的详细解释:粗型沥青混合料:这种混合料的关键筛孔通过率相对较低,使得颗粒分布相对较粗。
关于车道沥青混凝土标号和沥青路面混凝土标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沥青路面混凝土标号、车道沥青混凝土标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装卸车用汽油还是柴油
下一篇
沥青混凝土地面标号是什么